刚退休6个月就与世长辞,还没享受生活,他比罗京更让人惋惜

日期:2025-07-10 18:39:45 / 人气:4

"赵赫在央视工作了34年,他不慕名利,只致力于经济类节目,

只关注国计民生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始终没有离开过《经济半小时》这档节目。


虽然他的名气没有罗京、李咏等人大,但他的去世却最为可惜,

辛勤耕耘了一生,遗憾的是在退休仅六个月后便与世长辞,未能真正享受到晚年的安宁与幸福。


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尽管他已步入婚姻的殿堂多年,却始终未能迎来子嗣,甚至于连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宅都未曾购置。


直到去世,依然和妻子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赵赫离世已两年有余,重温他临终前留下的40字遗言,仍让人感慨万千。


依然让人忍不住问一句,这样的人生真的值得吗?

01

赵赫,于1961年诞生于我国首都北京的一个平凡家庭,他的双亲均为国有企业中的职工。


尽管家常的饭食并不奢华,然而自幼时起,父母便教导他,未来务必成为一名学识渊博、修养高雅的人。


不知道是父母的教育起了作用,还是他生来就是如此,

赵赫自幼便偏爱宁静,不喜喧闹,对阅读情有独钟,此外,他还能挥毫泼墨,撰写出优秀的文章。


每次老师让写作文,就数他写的最好。


在我上初中那会儿,家中购置了一台新的收音机。
父亲偏爱收听评书和相声节目,而母亲则更钟爱听李谷一的歌曲。


唯独赵赫,他就喜欢听播音员播广播,每天传递各种信息,

赵赫听久了,渐渐对播音员这一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渴望能够终身坚守在话筒前。


在高中时期,赵赫的身高迅速增长,很快便达到了一米八的高度,他拥有宽阔的背部和纤细的腰身,显得格外健壮。


他的面容方方正正,肤色略显黝黑,这样的特征使得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加成熟稳重。


在快毕业的时候,老师突然把他单独叫到了办公室,对他说:

好消息传来,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正招募播音员,我心中所想,便是将你推荐,不知你是否愿意前往?

赵赫一经听到“播音员”三个字,眼中立刻闪烁出兴奋的光芒,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


就这样,赵赫在通过体检等一系列的选拔后,跟随部队去了福建,

在这里,他正式接触到了广播,并且开始学习专业上的东西。


在部队里,赵赫严格要求自己,短短几个月,

他不仅晒得更黑了,就连身体也更加壮硕了不少,

他将身着军装的照片寄回故乡,父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出门碰到人便忍不住向他人夸耀。


“快看,我儿子,穿上这身军装,还真是威风凛凛。


一时间,赵赫成为了父母的骄傲。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未持续太久,伴随着父亲的去世,赵赫被迫暂时搁置了自己的理想。


02

赵赫的母亲平时身体弱,三天两头的生病,几乎离不开药,

参军离家之后,赵赫就经常往家里写信,关心母亲的身体,

而且还拜托战友,为母亲捎回一件羊毛大衣,非常暖和,

赵赫怎么也没料到,最终率先离去的,竟然是那位身体向来健壮的父亲。


自父亲患病以来,他的身体日渐衰弱,日渐消瘦,很快便离开了人世。


这一变故,不仅让赵赫促不及手,更让母亲难以接受。


在父亲操办丧事期间,母亲屡次失去意识,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她甚至一度停止了呼吸。


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可能就跟随父亲一起去了。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之后,赵赫实在是放心不下卧床不起的母亲,

他向领导提交了报告,详尽地陈述了家中状况,同时提出了退役转业的请求。


领导找他再三确认:

赵赫啊,你务必深思熟虑,我对你的未来充满信心。
一旦你离去,恐怕就再难重返。


赵赫摸着身上的军装,虽然心中万般不舍,但他还是对领导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还是想回家给母亲尽孝。


领导不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最后叮嘱他说:

无论身处何方,切莫忘却自己曾是军人身份;不论身处何种岗位,切记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赵赫颔首示意,确认自己已牢记于心。
在随后的数十年间,他始终如一,践行了这一承诺。


转业之后,赵赫回到北京,成为了铁道部门下属工厂的一名工人,

一边工作,一边伺候母亲,每个月发的工资,

除了给母亲买药,剩下的也都交给母亲保管。


在赵赫尽心尽力的照顾下,母亲逐渐能下床走路,

但她还是经常睹物思人,摸着父亲留下来的一些物件流泪,

于是周围的邻居也都劝她,说:

你拥有一个优秀的儿子,这真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你务必要保持精神振奋,绝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而给儿子带来负担。


邻居的一句话,顿时惊醒了梦中人,母亲这才想起,

赵赫虽然总是在她面前乐呵呵的,苦也不说,累也不说,

然而,她还是注意到,赵赫常常在深夜时分未能入眠,独自坐在院子里出神。


听着父亲留下来的那台老式收音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在1982年,赵赫迎来了他的21岁生日,他的母亲也深觉不能再让他继续拖延,于是便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我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完全能够自顾自地照料自己,你大可忙你的正事,想去哪里就尽管去,无需拘泥于留在家中陪伴我。


听到母亲这么说,赵赫心里也没有了负担,

为了重返话筒,他反复思考,似乎唯有重返校园这一途径可行。


在母亲的激励之下,他决定报考位于北京的广播学院播音专业,于是重返了校园。


03

在班级里,赵赫的年龄是最大的,因此他总有一种紧迫感,

为了更接近自己的目标,他不仅刻苦钻研理论知识,而且频繁投身于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放过任何一个打磨自己的机会。


大学毕业时,赵赫因为成绩优异,品学兼优,

直接被分配到了北京电视台,成为了一名主持人。


在1987年,中央电视台计划制作一档以经济为主题的节目,并随即启动了主持人的公开选拔工作。


赵赫闻讯后,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选拔行列,他凭借着稳健的举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成功进入了央视,来到了所有主持人都向往的最高殿堂。


对赵赫而言,这既是机遇,亦是挑战;原因在于,他所在的部门为他分配了《综合经济信息》这一电视栏目。


这档节目就是《经济半小时》的前身。


赵赫虽然是一位优秀的主持人,但他对经济方面却不甚了解,

起初,他只能对这些专业术语进行机械记忆,并四处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


为了提升节目质量,赵赫购置了众多经济领域的书籍,并着手自学相关课程。


在他和同事的不断努力下,这档节目也办的越来越好。


到了1996年的时候,这档节目正式改名叫《经济半小时》,

赵赫,身为制片人,他借鉴了自己的从业经历,将播报新闻的方式转变成了“说新闻”。


他竭力确保每位观众都能明白节目内容,同时努力使该节目与民众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尽管节目品质不断提升,然而赵赫周围的工作人员却频繁变动,甚至敬一丹也转到了其他部门。


赵赫之所以选择留下,那是因为他对《经济半小时》这档节目怀有深厚的感情,视它如同己出。


实在是舍得不离开。


从1991年开始,赵赫连续10年主持了3·15晚会,为了打响这个节目,

在前三届活动中,他亲自执笔撰写稿件,夜以继日地搜集资料,梳理细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30多年时光已逝,然而,这档节目依旧保持着其显著的影响力,持续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但谁还记得,赵赫也是这档节目的开拓者之一呢?

除了这些,赵赫还深入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的衣食住行,

策划了《北京市民谈大白菜供应》和《关于假冒伪劣飞鸽自行车的调查》等节目,

真正做到了从小事着手,干实事,拒绝假大空。


2000年,赵赫年满39岁,时代在进步,观众的喜好也随之演变,

赵赫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为了确保节目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观众所遗忘,他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对自己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了节目的策划,他遭遇了睡眠问题,导致休息质量不佳,甚至在行走过程中不慎跌倒。


妻子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强制他休息,并且到医院检查,

好在经过治疗之后,赵赫的身体逐渐恢复正常,

但他还是不听妻子的劝阻,依然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工作上。


2008年,已经在央视工作了21年的赵赫,获得了中国播音主持的最高奖项,金话筒奖,

他把奖杯抱在怀里,开心的像一个孩子。


此时的赵赫,已经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综合部主任,

虽然很有话语权,但他却没有什么架子,

除了努力工作,策划节目,他还倾力于培养新人,

王小丫和谢颖颖等人都曾得到他的悉心指导和关照,他们对他怀有深厚的敬意,视他为值得信赖的兄长和尊崇的导师。


在同事眼里,赵赫永远都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敬一丹也曾表示,与赵赫这样的可靠之人携手共事,实为难得的机遇,真乃天赐之缘。


可是,人人都说好的赵赫,却唯独亏欠自己的妻子,

妻子陪伴了他大半辈子,他却什么都没有给妻子留下。


04

赵赫的妻子是他的初中同学,两人从校园时期就开始恋爱,

赵赫后来投身军旅,成为了一名工人,又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尽管如此,他们之间的联系始终未曾中断。


赵赫自大学毕业,步入职场,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他的首要任务,便是将妻子迎娶进门。


遗憾的是,尽管他们感情深厚,然而赵赫由于工作繁忙,始终未能考虑生育子女。


可能在他看来,与其当一个不称职的父亲,那还不如不当。


除了不要孩子,赵赫还不买房,

他与妻子结婚多年,一直都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虽然面积不大,但赵赫却非常知足,他对物质方面的要求非常低。


他独钟一物的兴趣便是汽车,自90年代初起,便倾尽所有储蓄购置了一辆切诺基。


而且,选购的车辆是黑色款式的,按照他的表述,这种车型的设计和色彩恰好与他所认为的“傻大粗黑”的形象相得益彰。


购得新车后,赵赫便将其视作心爱之玩具,每当闲暇之余,他便会坐在驾驶座上摆弄一番。


方向盘和仪表盘都已全部更换,车内车外,他还增添了许多装饰品。


他的大部分工资,也基本上都花在了车上。


妻子知道他爱车成痴,但却从未责怪过他,因为在妻子看来,

赵赫在职场上的压力颇为沉重,因此培养一个小小的兴趣来缓解压力,实为一件乐事。


有时为了让赵赫从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妻子就骗他说:

“赵赫,你的车脏了,该洗了。


果然,听到妻子这么说后,赵赫很快就找时间把车给洗了,

而他能给妻子的唯一浪漫,就是对妻子说:

“走,上车,我带你出去兜兜风,看看北京的夜景。


赵赫后来因为那辆车频繁出现故障,在上班途中屡次抛锚,于是他至少更换了四五次车辆。


几乎每辆车行驶里程都不超过三万公里,然而他如此挥霍无度,妻子却从未对他有过任何责备之词。


妻子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劝他好好休息。


2020年,赵赫即将步入退休生活,他与妻子有了共同的计划,退休之后,他们打算携手踏上旅程,共度美好时光。


把这辈子亏欠她的,全部都补齐,妻子听了非常开心。


恰逢此时,赵赫的身体状况突然出现异常,经过医院细致的检查,结果令人震惊,他竟然被确诊患上了癌症。


妻子强忍悲痛,劝他提前退休,然后住院接受治疗。


可是赵赫却说,他的梦想就是在话筒前坐一辈子,

而且曾经身为军人,他不允许自己当一个逃兵,

于是他隐瞒自己患癌的消息,一直坚持到了2021年6月退休。


赵赫性格坚韧,即便在身患癌症,身体遭受剧痛,他也能默默忍受,一声不吭。


即便到了生命尽头,身体瘦得皮包骨头,卧病在床无法起身,他未曾吐露一句痛苦之词,反而时常宽慰着自己的妻子。


说自己很快就可以好起来。


面对他日渐消瘦的面容,妻子强忍着内心的悲痛,与他同行,同时谎称医生已告知,他不久后便能康复出院。


但实际上,两人心里都心知肚明。


2022年1月10日,赵赫在退休半年之后,终究还是离开了人世。
他真的实现了在麦克风前度过一生的愿望。


在弥留之际,他对妻子说:

你为了我,为了我们这个家,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我深感无以回报,内心充满了愧疚。
我错过了补偿你的机会,心中一直难以释怀。
若真有来世,我定当竭尽所能,弥补我所有的愧疚之情。


仅有40个字,却深刻描绘了赵赫一生的最大遗憾,他的妻子悲痛欲绝,放声大哭。


赵赫历经艰辛终于迎来了退休,本应与妻子共度幸福的晚年时光,然而,就在此时,他却不幸离世。


他将毕生精力投入于事业,然而,直至生命的尽头,他并未为妻子留下任何东西。


让妻子的余生,只能在孤独中度过。


赵赫离世已有两年时光,尽管众多观众对他的记忆犹新,他的妻子也依然深切地怀念着他。


但这样的人生,真的值得吗?"

作者:傲世皇朝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傲世皇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