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微短剧呈现全面爆发之势 揭秘背后生产流程
日期:2025-11-19 21:11:50 / 人气:7

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飞速发展,去年AI与短剧的结合还仅是概念,短短半年后,国内AI微短剧已实现落地并呈现全面爆发之势,不仅涌现播放量破数亿的爆款作品,更引发各大平台竞相布局。一部AI微短剧究竟如何诞生?技术又如何重塑影视生产流程?来看独家调查。
近几个月,宫廷题材AI短剧风靡抖音,累计播放量达2.1亿;AI漫剧更是成为风口,产能急剧膨胀。据巨量引擎数据,近半年AI漫剧累计上线3000多部作品,流水规模激增12倍,掀起一场由AI驱动的短剧内容产业革命。
妙想制片厂负责人王成认为这是生产力的重构:“原来要做一部剧,我们要去现场,无论刮风下雨。但是现在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把这个片子根据导演的创作思路呈现出来。”可梦AI创始人熊昺辉以最新上线作品为例,10人团队10天内可完成约100分钟的剧,成本在10-15万,“要降低很多,传统实拍剧的古装剧很难少于80万”。实打实的“降本增效”让AI迅速融入短剧生产流程,为其规模发展提供助力。
AI变革内容生产的背后,逐步形成了一套全新制作流程。熊昺辉介绍,将剧本导入平台后,AI会分析剧本,拆解角色及匹配长相并定义角色,同时拆解场景。创作者可进入角色模块生成角色图片,通过修改提示词调整。准备工作完成后进入关键的分镜创作,例如一场戏的20个分镜,AI会分析并给出每个分镜的视频提示词、台词,创作者在后台可一键生成分镜视频。
AI影像导演、可灵创作者青山表示,过去做影片需高昂打光成本,AI只需调整提示词就能置换不同灯光效果。在他看来,AI创作最大不同在于流程分工,AI导演需懂灯光知识、道具设计、美术场景设计,具备更综合的审美能力和统筹能力。
AI在改变短剧生产流程的同时,也重塑了人才结构,诞生“抽卡师”“分镜师”等新工种,具备美术功底的“后期导演”成为团队核心。AI短剧后期导演张梁本科学习影视摄影,现进入AI短剧创作:“AI非常具有颠覆性和想象力,我们做仙侠剧时,主角放大招等特效没思路,AI能提供很多思路,包括镜头画面呈现,可边做、边剪、边调整。”AI分镜师李颖因对AI感兴趣接触该领域,还运营了多个AI创作个人账号:“都是比较新比较火的东西,我觉得它是能让我投身的一个赛道。”
大幅降本、效率提升、催生新岗位,AI正改变微短剧创作生态。然而,新技术应用带来哪些新问题?AI与微短剧结合目前面临哪些瓶颈?背后利弊与行业前景如何,下期继续为您剖析。
作者:傲世皇朝
新闻资讯 News
- TVB演员炜烈与儿子失联20年,...11-19
- AI微短剧呈现全面爆发之势 揭秘...11-19
- 贾乃亮方回应直播间卖假货事件11-19
- 《疯狂动物城 2》首映:费翔金晨...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