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际旭创、新易盛现身光博会:1.6T样品集中亮相深度解读
日期:2025-09-15 16:02:34 / 人气:5
本文围绕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展开,聚焦光模块这一核心领域,深入分析了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市场竞争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多方面内容,为读者呈现了光通信产业在AI算力驱动下的全景图。
1. 光博会盛况与光模块核心地位
- 展会热闹非凡: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作为覆盖光电全产业链的综合型展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其中11号、12号“光器件和模块馆”人潮涌动。展会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参展,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等,中际旭创还举办了投资者开放日活动。
- 光模块成“顶流”:信息通信展集中展出了各类光通信相关产品,而光模块作为算力中心的“神经网络”,不仅在二级市场备受关注,更是展会的焦点。它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载体,也反映了市场对高速数据传输和算力需求的增长趋势。
2. 1.6T光模块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6T样品集中亮相:此次光博会上,多家厂商展示了1.6T样品,部分头部厂商的1.6T产品已开始出货。这显示了光模块产业在技术升级方面的积极推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
- 800G与1.6T的市场格局:目前800G是短距高速光模块最主要的应用速率,其景气度已持续三四年,预计今年行业头部企业800G的出货量将超过50%。然而,由于数通市场需求激增,光模块厂商为保持竞争力,近两年已在研发1.6T乃至3.2T产品。市场分析公司LightCounting预测,1.6T光模块预计会在2027年开始商用,其市场占比会逐步提升。
- 技术发展挑战与机遇:海外光模块龙头Marvell人士谈到,1.6T在业界已较为成熟,部分厂家可能已进入量产,但3.2T有挑战性,从研发到量产至少需要2 - 3年。这表明光模块产业在技术升级过程中面临着研发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等问题,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3. 市场竞争与海外市场战略
- 同质化竞争与理性扩张呼吁:光通信领域竞争存在同质化趋向,从业者担心AI泡沫的出现,呼吁行业要理性扩张。这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如避免过度竞争导致的价格战和资源浪费。
- 瞄准海外市场:恩达通等企业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市场,当前产能优先供应北美,且在硅谷设有办公室。从头部光模块上市公司的销售结构来看,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企业海外营收占比较高,如新易盛海外营收占比达94.4%,中际旭创海外营收占比达86.3%。这是因为国内市场存在价格“内卷”问题,而海外市场特别是美国有需求量且价格相对较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主要方式包括参加展会、通过渠道商或代理商触达客户,但海外市场竞争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展会产品同质化、知名品牌供应链稳定等。
4. AI算力驱动下的产业讨论与挑战
- Scale - out与Scale - up架构讨论:业内对于Scale - out(横向拓展)、Scale - up(纵向拓展)两种AI算力集群的架构设计有很多讨论。Scale - up是“把小集群做精”,解决机柜之间互联的问题;Scale - out是“把大集群做通”,通过增加服务器数量实现系统能力增强,目前Scale - out发展更为迅速。但在Scale - up超节点崛起的背景下,也有从业者对Scale - out提出质疑,认为其故障率高、网络互联脆弱。在AI云数据中心光互联方面,阿里云等企业正积极探索不同技术路径,英伟达则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全面解决方案,推动价值链从“纯算力”向“算力 + 互联 + 光子集成”快速扩张。
- AI泡沫担忧:AI热潮为光通信产业带来了增长空间,光模块在数据中心建设成本中占有一定比例,且光芯片是光模块成本最高的部分,需求旺盛。但也有从业者担心AI泡沫是否存在,认为产业需要更加理性、克制,适当扩产,稳步往前走,同时要警惕光模块产能超过需求的风险。这反映了在AI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光通信产业既要抓住机遇,又要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文章通过对光博会的全面报道,深入分析了光模块产业的发展现状、技术趋势、市场竞争和面临的挑战,为读者了解光通信产业在AI算力驱动下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见解。
作者:傲世皇朝
新闻资讯 News
- 晶圆代工:台积电吃下全部增长,...09-15
- 零跑冲向年销 400 万辆?拆解野心...09-15
- 中文区玩家为何更爱打差评?09-15
- 全世界权力最大的网红遭枪击身亡...09-15